四川眼库现状调查报告1
编者按:据市盲协的数据,成都现有8万多盲人。四川则逾100万。2006年,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一份提案称:我省约有5万失明病人等待角膜移植,但2003年我省只做了200例。
四川眼库建设现状如何?在国际盲人节前后,记者进行了深度探寻,今起推出报道。
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31岁的何建文赶到市残疾人协会参加活动。他还想问问,能否移植角膜———尽管他双目失明,但视神经良好,眼底也无病变,若进行移植,视力也可以恢复。
移植角膜?谈何容易!
邛崃的伍述兵因为没等到角膜,左眼只好被摘除。
宜宾人唐福军,右眼生病,苦等角膜半年无果。
一只无奈失去的“左眼”,一只苦等机会的“右眼”,想要重新拥有一双慧眼,咋就这么难?
1、等角膜 等得晶体化脓
诊断书 NO.1
姓名:伍述兵 性别:男
年龄:43岁 科别:眼科
诊断:左眼角膜发炎,水肿,视力0.08。左眼角膜有个小洞,晶体溢出———角膜穿孔。
建议:移植角膜,否则左眼不保。
结果:没等到角膜,做手术摘除左眼。
伍述兵至今记得手术刀在眼球上划过的声音:“‘嗤嗤’一刀,心就扯一下。”
7月15日下午,医生摘除了那只陪伴他43年的左眼,其间打了3次麻药。
而一周前,老伍还满怀希望地等待有人捐献角膜……生活给他来了个黑色幽默。
世界一下子变窄了
10月初,记者来到邛崃市牟礼镇清河村5组老伍的家。他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四下张望。明媚的阳光下,他的左眼皮看上去明显塌陷。
拆线后,恢复良好。但由于里面的晶体都已被抽空,左眼实际已空无一物,眼皮无力地耷拉着,覆盖了整个眼眶,无法睁开。10月1日,他去川大华西医院安了只义眼。“扁的。不痛。”老伍比画着。
他已经很久没有下地劳动。每天早上,就独自一人去村里的河边转转———同龄人都出门打工了,连龙门阵也找不到人摆。
他失魂落魄地说,现在看世界,感觉一下子变狭窄了。
可是,他没有选择。
医院都没有角膜
2002年,老伍左眼角膜突然发炎,不久出现水肿。曾经良好的视力陡降到0.08。“眼前就像隔了一层雾。”滴了一个月眼药水,略有好转。但很快复发,无法根治。
今年元月,川大华西医院为他检查时发现,左眼角膜上出现一个笔尖大小的洞,里面的晶体开始缓慢溢出———这是令人惊惧的“角膜穿孔”。医生严肃地告诉他,必须移植角膜,否则左眼不保。
生活开始陷入窘境。走路时,一脚踏出去,总觉得不比以前踏实。下田舀粪水,明明是往桶里倒下去的,总要洒一些出来———他以前可是泥水工,砌墙可了。
幸运的是,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老伍穿孔的左眼已基本愈合,炎症也有所减轻。
这是个好兆头。医生叮嘱他,必须保护好左眼,不能发炎,等以后有了眼源就可以移植。可是,他坐车回家时,因为路途遥远,加之车厢里空气混浊,感染了细菌,眼疾复发。
今年6月,炎症好不容易缓和,他立刻求助华西医院、康桥眼科医院等。遗憾的是,都没有角膜。
刀划眼球的声音
按老伍的话来说,这时已经“来不赢了”。
7月初,他去康桥眼科医院检查。即使肉眼观察,透过左眼角膜,也可明显看到充斥在眼球里的大量白斑。医生遗憾地摇摇头,有角膜也没用了,晶体已经化脓,必须尽快摘除眼球。
那天,妻子陪着他。一星期前,他们还保留着移植角膜的希望。沉默一阵后,老伍咬咬牙,狠心答应下来。
做手术,手术刀在眼球上划过,“嗤嗤”作响。每割一刀,他全身就扯动一下。医生连连感叹:“从来没见过恶化得这么厉害的!”手术中途,麻醉效果渐渐消失,尖锐的痛楚让老伍对这种“生抠”的方式刻骨铭心。医生叮嘱他,千万别乱动。他只好使出吃奶的力气,双手死死抠住床沿。医生不得不为他打了3针麻药。手术结束时,老伍大汗淋漓,感觉左眼眶突然被抽空了。
下午5时,又累又痛的他被搀出手术室。医生的叹息,至今回荡在他心头:要是早一点点换角膜,也许就能保住了。
关键词:缺角膜,盼角膜,四川,成都,眼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