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702-5120 13982221138

    • 传递光明 延续生命
    • 向无私的眼角膜志愿无偿捐献者致敬!

    您现在的位置:成都东区爱尔眼库 > 新闻中心 > 眼库动态 > 正文

    角膜捐献 一名老党员的特殊党费

    文章来源:四川省眼角膜捐献网        发布时间:2009-07-01

    文章摘要:“我自愿身后将眼角膜无偿捐献给四川省红十字眼库,用于帮助失明患者重见光明,也当做我人生的后一次特殊的党费。”昨日上午,身患前列腺癌晚期等...

    “我自愿身后将眼角膜无偿捐献给四川省红十字眼库,用于帮助失明患者重见光明,也当做我人生的后一次特殊的党费。”昨日上午,身患前列腺癌晚期等多种疾病,有着49年党龄的江油老党员戴宏远,在四川省红十字眼库工作人员、成都康桥眼科医院医生的帮助下,顺利签下了《四川省无偿捐献眼角膜志愿申请同意书》。这位在当地远近闻名的“大善人”、“老领导”、“白鹭老人”,以特殊的方式实现了他一直以来的心愿……

    “老领导”两年奔走 十余人落实政策

    在李白故乡江油市青莲区,很多人提起这位74岁的老人,多称他是“大善人”。青莲供销系统的老同志,则尊敬的称他为“老领导”,还有的叫他 “救命恩人”。

    1956年,戴宏远被调到江油市九岭供销社工作,此后一直在江油市供销系统工作,直到1982年在青莲区供销社主任一职上因病退休。“文革”期间,青莲供销系统有十余人被错打成“右派”、“贪污分子”、“管制分子”,不少人失去工作,甚至妻离子散。1980年,“四人帮”倒台后不久,戴宏远就忙了起来。他四处走街串巷,深入乡里,找受害人了解情况,召集相关知情人座谈,请他们帮忙证明,后自己整理成详实的书面材料,层层上报。为帮助一个人,他往往要风里雨里跑上半个多月。后来,他在工作中被油桶砸伤了腿,仍然拖着病腿四处奔走,终花了近两年时间,为十余人全部落实政策。忙完这件大事,他很快就因腿伤不得不退休回家休养。正是戴宏远不辞辛劳2年多的奔走,帮助十余位饱受打击的同志恢复了声誉,补发了工资,让他们获得了自由,办理了离退休;他让十余个家庭,从苦难中解脱出来。

    数载河滩造林 终成白鹭乐园

    而真正让戴宏远在江油家喻户晓的,是他河滩造林,挖池养鱼,打造“白鹭乐园”的往事。戴宏远的老家在江油市太平镇茶店村六组。离他家不远的涪江边,有一片5亩多茂密的树林,生长着2万余株椿树、樟树、柏树、通天柳等碗口粗的树木。这里就是涪江白鹭栖息的乐园。在他家屋外,还有6口池塘,晨昏之际,常有白鹭成群结队前来觅食。

    27年前,现在的白鹭乐园还是一片滚石横陈的荒芜河滩。有一天傍晚,戴宏远正在江边钓鱼,忽然听到一声火药枪的轰鸣,循声望去,河滩上一群白鹭惊慌失措拼命飞起,往远处的西山密林飞去。戴宏远看在眼里,痛在心头。那一刻,他萌发了要在涪江边上种出一片树林的念头。

    很快,戴宏远向村里提出申请,把那片河滩荒地承包了下来。村里人听说他要在那里植树造林,都觉得不可思议。戴宏远不顾别人的冷嘲热讽,率领家人搬开一块块大鹅卵石,又挑来泥土铺在砂地上。忙了大半年,到第二年春天,才把一块河滩荒地改造成沃土。经过激烈的家庭辩论,戴宏远又说服妻子、儿女,种起了既不结果,木材又卖不起价钱的通天柳。唯一的原因,就是通天柳生长迅速,笔直、高挑,适合白鹭栖息。

    经过戴宏远的精心护理,两年后,一片幼林在戴宏远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当只白鹭飞到幼林栖息的时候,戴宏远高兴得喝了半瓶自酿的玉米酒。

    为了丰富白鹭栖息的树种,戴宏远又在通天柳的幼林里种了柏树、楠木等树木。树林越长越茂盛,到林子里栖息的白鹭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的留住白鹭,戴宏远在屋旁边挖了6口池塘,引活水养了鱼。久而久之,“白鹭乐园”成了江油远近闻名的一景,他的事迹也被当地媒体争相报道。

    去年“512地震”中,几口鱼塘都被震裂干涸,树林也是东倒西歪。多日不见白鹭的身影,卧病在床的戴宏远听说后时常唉声叹气。几个月过去了,干涸的池塘又有了水,戴宏远从成都治病回来,终于又看到了白鹭的身影。

    捐献角膜 贡献后余热

    到了晚年,操劳一生的戴宏远患上了前列腺癌晚期、糖尿病、支气管炎、肺心病等多种疾病,多次被医院下病危通知书。他和老伴经常看病吃药,家里唯一的收入只有他不多的一点退休金,生活十分清贫。有村民笑戴宏远是“捧着金碗讨饭”:“家里那么多树,砍下一半来卖,就够你老两口安度晚年了。”戴宏远说,“自从树林长起来后,周围的空气清新了不少。生活虽然清苦些,但每天能听到白鹭的欢歌,心里感到舒坦!”

    老人一生,始终心怀爱心,对人,对动物,均是如此。2006年的一天,戴宏远在电视上看到深圳有人捐献眼角膜,让失明患者重新看见光明,他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2008年他73岁大寿的家庭聚会上,趁着儿女都在,他宣布了自己的决定:身后捐献眼角膜,作为礼物回报党和社会,发挥一名老党员的余热。家里人都理解他的想法,也都看出他的坚决,纷纷表示支持。

    今年6月初,戴宏远拖着病体,支撑着到村支部参加了党支部大会,交了今年全年的党费。回家之后,老人请他在成都的主治医师帮忙,联系了能够接受眼角膜捐献的四川省红十字眼库,又分别给儿女打了电话,表示将在党的生日前完成角膜捐献手续,作为节日的献礼。

    昨日上午,四川省红十字眼库的工作人员来到了老人家里,成都康桥眼科医院的眼科医生检查了老人的眼睛,符合捐献条件。填完志愿捐献书,老人满含热情的说,“我生在旧社会,小时候全靠母亲当佣人租地种,娘俩捡柴、捉鱼、挖野菜度日。是党把我从苦难中拯救,又培养我,接纳我,信任我,还让我走上了领导岗位。这些年我虽然为党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党对我的恩情相比实在太渺小。我时刻都想找一个对党报恩对人民做贡献的机会,将来就把我的角膜,当做我对党和社会后的回报吧。”

    关键词:角膜捐献,老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