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19岁的成都姑娘龚奕文遭遇肾功能衰竭面临死亡威胁时,得到好心人的肾脏捐助,生命得以延续;4年后,龚奕文病情意外加重再次面对生死时,她选择了留下眼角膜帮助他人。前晚7时18分,龚奕文23岁的年轻生命走到了尽头,当晚9时许,双眼角膜被取下并放进了特殊的保存液内。23岁的龚奕文也成为了我市五城区位实现向四川省红十字眼库捐献眼角膜的志愿者。
临终心愿 死后角膜无偿捐献
前晚,龚奕文躺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病床上,心脏渐渐停止跳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让她的双亲悲从中来。“女儿啊,你回来啊……”母亲龚华英扑到女儿遗体上,试图用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喊,将已永远沉睡的女儿唤醒。“你不要这样,女儿是好样的,她虽然走了,但留下的眼角膜还会替她继续看世界……”父亲黄世政隐忍着中年丧女的剧痛,安慰着情绪激动的妻子。
如此场景,使站在一旁的四川省红十字眼库志愿者也湿润了双眼。他们没料到,龚奕文离开的脚步会如此匆匆。志愿者冉茹秋告诉记者,前日下午4时许,四川省红十字眼库办公室接到川大华西医院医生的电话,称一名年轻的重症患者目前生命垂危,但她后的愿望就是想把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出来,帮助失明患者重见光明。
下午5时许志愿者赶到时,医生已特意用浅蓝色的围帐为她隔出了一块独立的空间,以便让她能处在一个更为安静的环境里。龚父龚母守在病床旁边,一会儿看看女儿,一会儿紧张地看着监护仪上显示的各项指标。由于此时龚奕文已经深度昏迷,《四川省无偿捐献眼角膜志愿申请同意书》只能由其母亲代为填写。同时,父亲黄世政也在志愿书上郑重的签下自己的名字。
太平间内 美少女留下眼角膜
就在龚奕文无偿捐献角膜手续办完不到两个小时,其主治医生就宣布:龚奕文肾移植多年后意外出现多器官感染,重度营养不良,重度贫血,呼吸循环衰竭,于12月12日晚7时18分临床死亡。随后,四川省红十字眼库志愿者和成都康桥眼科医院(四川省红十字眼科医院)的医生赶往医院。
当晚8时55分,在家属的护送下,龚奕文的遗体被送往地下太平间。看着安详而平静的龚奕文,眼库的志愿者和康桥眼科的医生也不禁叹息。随后,他们向龚奕文的遗体敬献了白色的鲜花,并进行了简短的默哀仪式:“感谢您的爱心和善举,给黑暗中等待光明的人带去光明……”
随后,眼科医生开始小心翼翼地摘取龚奕文的眼角膜。为了在光线昏暗的太平间内更好地完成摘取手术,志愿者们高举一只只手电筒伴在一旁,组成临时的“手术灯”。
9时15分,康桥眼科医生康黔成功将龚奕文的双眼角膜取下,并放入特制的保存液当中。为了让心地善良的龚奕文美丽依旧,医生又细心地为她做了眼部美容,为其安装上了义眼。
看着犹如陷入沉睡的女儿,黄世政、龚华英夫妇的眼泪顺颊而下。一番思考之后,他们表示希望女儿的眼角膜能捐献给跟女儿同龄的人,让女儿的爱心得到延续:“她说自己眼睛漂亮了,想把美好的东西,留在这个世界……”
传递爱心 至少助两人见光明
龚华英告诉记者,女儿今年8月外出玩了一趟回来后,就生了病,还出现肺部感染。11月27日,病情加重的龚奕文被送进了到川大华西医院治疗。
“捐献角膜是女儿自己提出来的。”几天前,或许是感觉到自己病情正在逐步加重,龚奕文忽然叫来母亲,表示想在死后把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出去。
“一开始我还不能接受,不想女儿死了之后连个全尸都没有。”女儿的想法让龚华英感到非常惊讶,但女儿反过来劝她,并表示一定会把这件事坚持到底。“她把几年前的事情搬出来以后,我一下子就无话反驳了。”龚华英说。
原来,2005年4月,在成都卫校读二年的龚奕文正值青春年少。一次校内体检中,她被查出血压有些偏高。到医院复查后的结果,顿时让龚奕文一家感到五雷轰顶——肾功能衰竭!经过一年的治疗,龚奕文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加重,后只能进行肾脏移植才能保命。“当年好在有好心人捐了一颗肾给我,加上很多好心人给我捐款,不然我肯定早就不在人世了。”龚奕文告诉母亲,如果在自己死后能留下眼角膜帮助他人回复光明,既算是一种报恩,也是一种爱心的传递。
昨日,记者与四川省红十字眼库取得联系。他们表示,受捐者筛选工作正在进行中,龚奕文捐献的角膜预计在本周内会移植给符合条件的角膜盲患者。届时,两枚珍贵的眼角膜至少能让两人重见光明。
记者 李诗敏 摄影 李祥云
成都晚报:http://www.cdwb.com.cn/html/2009-12/14/content_7759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