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晚7时18分,23岁的龚奕文年轻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心电图渐渐拉成一条直线。母亲龚华英号啕大哭,丈夫黄世政哽咽着劝她,“别哭,奕文是个好孩子,她虽然走了,但她的眼角膜会留在世上,替她活着……”晚9时15分,成都康桥眼科医院医生康黔小心翼翼地取下龚奕文的双眼角膜,放入特制的保存液当中。据悉,龚奕文是成都市五城区位成功向四川省红十字眼库捐献眼角膜的志愿者。
母亲龚华英告诉记者,2005年4月,龚奕文在一次校内体检中查出血压偏高,经检查发现是肾功能衰竭。治疗一年以后,病情逐渐加重,需要进行肾移植。后来,有好心人捐献了一颗肾,这才为她延续了生命。但是,今年8月,奕文外出玩了一趟回来,出现了肺部感染,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于11月27日到川大华西医院住院治疗。
几天前,或许是感觉到自己病情加重,龚奕文忽然提出要捐献眼角膜。一开始,龚华英并不能接受,但是龚奕文一再坚持,她说,“您忘了4年前我患肾病的时候吗?当年要不是别人好心捐了一颗肾给我,我早就不在人世了。现在我要走了,捐出我的眼角膜,可以帮助失明的人重见光明,就算是报恩吧;而且,我的眼睛漂亮了,我想把自己美好的东西,留在这个世界……”听到这样的话,龚奕文的母亲和父亲都偷偷地抹了眼泪,后不得不同意了她的要求,经主治医生陶冶联系到了四川省红十字眼库。
据了解,四川省红十字眼库志愿者昨日已开始筛选、联络合适的受捐者,龚奕文捐献的角膜将在本周移植给角膜盲患者,至少能让两人重见光明。
日报记者 邓晓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