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702-5120 13982221138

    • 传递光明 延续生命
    • 向无私的眼角膜志愿无偿捐献者致敬!

    您现在的位置:成都东区爱尔眼库 > 角膜知识库 > 医学论文 > 正文

    圆锥角膜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文章来源:四川省眼角膜捐献网        发布时间:2009-01-04

    文章摘要:圆锥角膜是一种先天性角膜发育异常,以角膜扩张为特征,致角膜中央部进行性变薄,向前呈圆锥状突出及产生高度不规则近视散光的角膜病变。晚期可出...

    关键词:圆锥角膜;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圆锥角膜是一种先天性角膜发育异常,以角膜扩张为特征,致角膜中央部进行性变薄,向前呈圆锥状突出及产生高度不规则近视散光的角膜病变。晚期可出现后弹力层破裂,导致大量房水涌入角膜,使角膜基质突然发生水肿和混浊,称急性圆锥角膜。多数在数周至数月内愈合,可伴有瘢痕形成,严重影响视力。本病早期仅表现为单纯近视或规则散光,可用框架式眼镜或接触式眼镜矫正,但对多数晚期患者的治疗仍需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1]。我们自1994年12月至1998年9月对15例(18只眼)圆锥角膜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随访观察10~48个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15例(18只眼)圆锥角膜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男11例,女4例;年龄12~34岁,平均19.2岁。其中单纯圆锥角膜者14例,合并先天性白内障者1例。双眼3例,单眼12例。按Lawless[2]的方法行圆锥角膜分类,15例均为2或3。其中双眼手术3例,单眼手术12例。

    (2) 供体材料:取年龄18~32岁非正常死亡者的角膜,死亡至眼球摘除时间为10 min至2 h,角膜经湿房保存4~44 h,平均20.5 h。

    (3) 手术方法:15例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操作按常规角膜移植手术进行。植片的制作自内皮面压切取得,直径与植床等大。选择环钻直径以切除圆锥底为准。手术以10-0尼龙缝线做连续缝合。其中1例合并先天性白内障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晶状体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拆线时间为8~12个月,平均11个月。

    结果 术后随访10~48个月,平均11.2个月。术后15例(18只眼)的视力均较术前提高,裸眼视力0.2者3只眼(16.7%),0.3者4只眼(22.2%),0.4~1.0者11只眼(61.1%);矫正视力≥0.4者14只眼(77.8%);1.0以上者4只眼(22.2%)。

    15例角膜移植片均透明,其中2例发生角膜植片免疫排斥反应,经常规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局部环孢素A治疗后好转,余未见其他并发症。

    讨论 圆锥角膜临床上并非少见,患病率欧美约为0.1 ‰~0.5‰,日本为0.7‰~0.8‰[3];国内尚未见确切的统计资料。本病的原因不明,即使在临床早期治疗也较为困难,目前尚无任何有效的药物可阻止其发展。病变进入晚期时,手术治疗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组术中采用植片与植床等大,可使术后角膜曲率更接近正常,有助于消除角膜近视散光的程度。选择环钻直径的原则以切除圆锥底为准,一般采用直径为7.5~8.0 mm的植床与植片,术中可自内皮面压切取植片,使其前表面直径较由前面钻取者小0.2 mm,可获得边缘完整、光滑的圆形植片,内皮细胞数目相对较多,有利于植片的愈合,并降低术后散光和近视。本组15例(18只眼)中,术后矫正视力≥0.4者14只眼,占77.8%;部分病例矫正欠佳原因是角膜手术后不规则散光,因此,医生手术技巧和娴熟的显微手术技术及精良的设备条件是保证视力恢复的关键。圆锥角膜无新生血管,术后免疫排斥发生率低。文献报道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10%[2],多发生在术后3~8周,常见于圆锥较大而采用直径>8 mm植片者。这种排斥反应只要发现及时,一般均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本组18只眼中,2只眼发生角膜植片免疫排斥反应(11.1%)。术后随访观察10~48个月,植片透明率为100.0%。

    圆锥角膜,尤其是已有瘢痕形成的晚期病例,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可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视力,且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该病的佳选择。

    关键词:圆锥角膜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